夺已经打破了原来“银行做大商户,支付公司做小商户”的潜规则。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目前正纷纷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而支付业务正是零售银行业务中的主要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都加大了网上银行的投入,尤其在支付网关模式上,银行方面已经开始考虑淘汰第三方支付服务商,这一举动无疑加强了两个合作者之间的竞争。
3.用户的不信任和隐私安全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电子支付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网络用户没有参与到电子支付的过程中去。这些用户最担心的依旧是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鉴于此我国也将陆续出台各种相关法律文件来规范电子支付市场,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7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1.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第三方支付,从事的业务介于网络运营和金融服务之间,其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虽然多数第三方支付试图确立自己是为用户提供网络代收代付的中介地位,但是从所有这些第三方支付实际业务运行来看,支付中介服务实质上类似于结算业务。此外,在为买方和卖方提供第三方担保的同时平台上积聚了大量在途资金,表现出类似银行吸收存款的功能。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专有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经营的业务已突破了现有的一些特许经营的限制,究竟应当如何定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2.在途资金和虚拟账户资金沉淀的风险在支付过程中,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还是内部交易模式,都有一种资金吸存行为,当吸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优谱分类网上看到的,谢谢!